1.15元/千瓦時 光熱發電標桿電價出臺
業界期待多時的光熱發電標桿電價最終出臺!
9月1日,記者從發改委官方獲悉,價格司已于近日發出了《關于太陽能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核定太陽能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1.15元,并明確上述電價僅適用于國家能源局2016年組織實施的示范項目。
發改委明確,同時鼓勵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太陽能熱發電企業采取稅費減免、財政補貼、綠色信貸、土地優惠等措施,多措并舉支持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
國家發改委同時明確,2019年以后國家將根據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狀況、發電成本降低情況,適時完善太陽能熱發電價格政策,逐步降低新建太陽能熱發電價格水平。
國家發改委制定全國統一的太陽能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政策,對一定的裝機規模進行價格支持,引導企業比選采用先進技術、開發優質光熱資源,既有利于對光熱發電產業適當規模發展的經濟性進行探索和試驗,支持友好型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也有利于防止相關產業依賴高額補貼盲目擴張,盡可能降低全社會用電成本,提高電價附加資金補貼效率。
關于光熱標桿電價政策,業界早在兩三年前即在翹首期盼,由于缺乏實際的案例支撐,這一政策遲遲未能出臺。在今年5月初,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召開了關于光熱發電標桿電價的征求意見討論會議,向外釋放了積極信號。
按照業界預期,如果價格定在1.1元/kwh以下就明顯偏低,可能全行業都很難獲得合理回報。根據行業調研和研究機構測算,預計在1.2元/kWh比較合理,能夠獲得一定收益,IRR約8%-10%。從最終的1.15元價格看,沒有超出預期但是也還不錯,光熱發電行業迎來大利好。
在標桿電價出臺后,光熱發電在十三五行業將開啟高速發展模式,研究機構預測每年將有300-400億投資帶動產業鏈發展。按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將投建10GW光熱項目,十三五期間光熱累計投資有望超過2000億元。